樱花动漫 http://www.odcoc.com/ 国家发展改革委10日印发了《“十四五”生物经济发展规划》,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当日在该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近年来,生物领域成为投资热点,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生物企业占比达1/3,“十三五”期间规模以上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约8%。生物制造体量进一步扩大,现代生物发酵产品占全球70%以上份额。 “同时,生物经济区域集聚效应明显。”王翔说,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经济圈成为全国生物经济创新高地。约80%上市企业、90%国家一类新药、85%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产品,来自这些区域。同时,生物技术有力支撑新冠疫情防控。 “当然,我国生物经济创新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。比如,原始创新能力仍较为薄弱,基础生命科学理论、底层关键共性技术、高端仪器和试剂、生物信息资源等积累不够,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仍不完善,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比较少,百年疫情冲击国际开放合作等不利因素。”王翔说。 他表示,为此,规划坚持问题导向,从四个方面部署提升生物经济创新能力。 一是加快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。瞄准重点领域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,超前部署引领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,打造生物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。实行“揭榜挂帅”“赛马”制度,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,开展前沿生物技术创新。 二是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创新主体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,发挥龙头企业引领支撑作用,培育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,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。壮大新型创新力量,支持建立产用联合体,加快研究型医院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建设,鼓励建设行业研究院和创新发展联盟等。 三是优化创新发展的区域布局。引导创新资源向重点区域集聚,实施重点产业专项提升行动,先行先试改革举措,打造生物经济创新极和生物产业创新高地。推动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向高端化、国际化、平台化方向发展。 四是深化生物经济创新合作。鼓励国内科研机构主动发起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,鼓励企业加快融入国际市场,推动重点产品走出去。建设对外合作生物产业园,在自由贸易试验区、海南自由贸易港探索开展先进生物治疗诊断技术的开发与应用。 (文章来源:新华财经) 文章来源:新华财经![]() |
1
![]() 鲜花 |
1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业界动态|镜湖信息社
2022-06-27
2022-06-27
2022-06-27
2022-06-27
2022-06-27
请发表评论